波氏绯鲤(Upeneus pori)
别名:TreellyaKhadra,Barbetàqueuerayée,
学名: 波氏绯鲤(Upeneus pori)
别名:
TreellyaKhadra,Barbetàqueuerayée,
简介:
有别于其他 Upeneus 在通常具有 7 根硬棘的背鳍有 14个胸鳍鳍条; 7+20个鳃耙; 29+2个侧线鳞片; 没有皮外齿. 蓝色的到呈绿色的灰色, 颜色变化成腹面银白色的, 每个鳞片背面而且在身体侧边上具有一个红色到褐色斑块; 在眼之下的一条红色的横带总是呈现; 触须白色到黄色的; 成鱼的尾鳍上叶有五或六条横跨的红褐色的条纹; 下叶的腹边缘白色的有七到十条短的横跨天青色的条纹, 其它的叶红黑色的褐色有一些白色的斑纹; 背鳍、臀鳍与腹鳍有交互的橘褐色与白色的条纹或列的斑点 (在鳍条上的主要白色的).
图集:

生活习性:
海洋 居于水底的. 亚热带的推荐
-
无斑鱵(Hemiramphus lutkei)
海洋; 半咸淡水 礁区鱼类. 热带 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主要栖息沿岸或岛屿四周较干净的水域表层,成群洄游,群数由数十至数百尾为一群,一般皆在水草较多的水域。产卵期在每年4-7月左右。以水层中的浮游动物为主食。
鱵属(Hemiramphus) -
杰氏鲃(Enteromius jae)
淡水 底中水层性; pH range: 5.5 - 6.0; dH range: 1 - 5. 热带; 21°C - 25°C
亮鲃属(Barbus) -
玫瑰拟鮗(Pseudoplesiops rosae)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3 - 20 m . 热带; 25°N - 24°S
拟鮗属(Pseudoplesiops) -
白腹凹牙豆娘鱼(Amblyglyphidodon leucogaster)
海洋 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深度上下限 2 - 45 m . 热带; 35°N - 24°S, 32°E - 172°W 礁区、近海沿岸、泻湖 主要栖息于泻湖、瑚瑚围绕区、外海珊瑚礁区等水域。独游或呈一小群生活,以浮游动物及藻类等为食。
宽刻齿雀鲷属(Amblyglyphidodon) -
莫三比克鳗鲡(Anguilla mossambica)
海洋; 淡水; 半咸淡水 居于水底的; 降海洄游 . 热带; 25°N - 35°S
鳗鲡属(Angu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