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氏鲱鲇(Clupisoma prateri)
别名:帕氏鲱鲶,帕氏鯡鯰,Burmese garua,Burmansillimonni,
学名: 帕氏鲱鲇(Clupisoma prateri)
别名:
帕氏鲱鲶,帕氏鯡鯰,Burmese garua,Burmansillimonni,
简介:
一个 Clupisoma 的种在那一个胸棘延伸至少到腹鳍基底, 腹部显着地被龙骨胸鳍起源到肛门的从水平,胸鳍有 12 或者 13个分段的鳍条, 臀鳍有 37 到 41个分支条, 而且第一个鳃弓有至少 20个耙。 身体是银色的, 除了延伸只些微地的一条背部的呈绿色的条纹腹的身体的背面中央线。 D.2,7; A. iv-v,37-41; Pt。 I,12-13; Pv。 i,5. 在四对中的触须: 一对鼻骨触须, 一对腋窝的羽翼触须,两对的神经触须与一对内部的神经触须。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推荐
-
华丽线塘鳢(Nemateleotris decora)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25 - 70 m , usually 25 - 70 m . 热带; 23°C - 27°C ; 30°N - 23°S 礁区
线塘鳢属(Nemateleotris) -
安氏多鳍鱼(Polypterus ansorgii)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
多鳍鱼属(Polypterus) -
达氏旗鳉(Aphyosemion dargei)
淡水 底中水层性; pH range: 6.5 - 7.2; 非迁移的. 热带; 22°C - 25°C
寜巴虾鳉属(Aphyosemion) -
锉下口鲇(Hypostomus lima)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
下口鲇属(Hypostomus) -
大鳞龟鮻(Planiliza macrolepis)
海洋; 淡水; 半咸淡水 居于水底的; 降海洄游 ; 深度上下限 10 - ? m . 热带; 32°N - 28°S 礁区、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泻湖、礁沙混合区 主要栖息于沿岸砂泥底质地形的海域,而河口区或红树林等半淡咸水海域亦常见其踪迹,亦常侵入河川下游。以底泥中有机碎屑或水层中的浮游生物为食,群栖性,常成群洄游,幼鱼在受到惊吓时,会有跃离水面的动作。
副鲻属(Li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