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头孔小鲃(Poropuntius tawarensis)
别名:Parmička tavarská,Keperas,
学名: 印尼头孔小鲃(Poropuntius tawarensis)
别名:
Parmička tavarská,Keperas,
简介:
大的鳞片; 长的触须; 一些个体发育一个凸圆或者肱骨的隆起, 一个特徵很少在其他的 Poropuntius 中观察。 一条模糊的纵向斑纹在侧联机面; 没有边缘的斑纹的尾鳍.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底中水层性. 热带推荐
-
斑尾鳞鳍梅鲷(Pterocaesio pisang)
海洋 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深度上下限 1 - 100 m . 热带; 30°N - 30°S, 39°E - 148°W 礁区、近海沿岸、泻湖 主要栖息于沿岸礁石区陡坡外围海域,性喜大群洄游于中层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时间持久。属日行性鱼类,昼间在水层间觅食浮游动物,夜间则于礁体间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
鳞鳍乌尾鮗属(Pterocaesio) -
泰氏棘吻杜父鱼(Asemichthys taylori)
海洋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5 - 50 m , usually 5 - 18 m . 温带
刮食杜父鱼属(Radulinus) -
拟等鳍侧唇鳚(Hypleurochilus pseudoaequipinnis)
海洋 礁区鱼类. 热带
侧唇鳚属(Hypleurochilus) -
弓斑多纪鲀(Takifugu ocellatus)
海洋; 淡水; 半咸淡水 居于水底的; 溯河洄游 . 亚热带的 礁区、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暖温水近海底层小型鱼类,有时可发现于河口域、汽水域及河川下游。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类、棘皮动物及鱼类等为食。
多纪鲀属(Takifugu) -
点纹裸胸鳝(Gymnothorax moringa)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0 - 200 m , usually 0 - 35 m . 亚热带的
裸胸鯙属(Gymnothor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