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河副电鲇(Paradoxoglanis cryptus)
别名:
学名: 刚果河副电鲇(Paradoxoglanis cryptus)
别名:
简介:
鉴别: 44-45个脊椎骨; 尾部的鞍状斑与横带图案不存在; 5个腹鳍鳍条; 通常在内部的神经触须之间的一个孔; 侧线很少地少于 33% SL, 最通常 33-36% SL; 身体微弱地与稀疏有斑点. 描述: 身体延长 , 纺锤型, 几乎 vermine; 偶鳍小的; 眼小而不明显的; 18-19个腹部的脊椎骨; 25-26个尾部的脊椎骨; 18个尾鳍鳍条 (安排 ii-7- 的 7- ii). 体色 身体与头部微弱地 bicolor; 背面与侧面褐色, 腹部黄褐色的; 相当少见的小斑点 (向上到 1-2 倍眼直径) 分散的越过背面与侧面; 偶鳍清澈的; 在大约如同背面/侧面有颜色一般的荫凉处的尾鳍与臀鳍有颜色的, 或颜色略深的; 尾鳍有模糊的灰白末梢部的边缘当成鱼时与没有灰白的基部新月; 没有尾部的鞍状斑与横带图案, 稚鱼主要地当成鱼时有颜色。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推荐
-
驼背琴脂鲤(Citharinus gibbosus)
淡水 大洋性. 热带
琴脂鲤属(Citharinus) -
磨牙银板鱼(Metynnis mola)
淡水 大洋性; pH range: 5.0 - 7.0; dH range: ? - 12. 热带; 20°C - 26°C
银板鱼属(Metynnis) -
凯卢小鲃(Puntius kelumi)
淡水 底中水层性.
耶律雅罗鱼属(Puntius) -
小锉甲鲇(Rineloricaria parva)
淡水 居于水底的. 亚热带的
锉甲鲇属(Rineloricaria) -
橘点若鰺(Carangoides bajad)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2 - 70 m . 热带 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泻湖 主要栖息于沿岸礁坡,或泻湖之礁区,通常三、两成群游动于表层水域,或成群于岸边沙滩。主要以虾子、桡脚类、十脚类等甲壳类动物为食。
鰺属(Carango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