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潘鳅(Pangio fusca)
别名:Sekavec temný,
学名: 棕色潘鳅(Pangio fusca)
别名:
Sekavec temný,
简介:
可区别的用它全褐色的身体; 缺乏鼻的触须; 一个相当矮胖的身体;(深度 8-10 标准体长比率) 一个截形略圆的尾鳍; 臀鳍起源在或下面在背鳍的最后面范围之前; 显着的背部与腹的脂肪脊沿着尾梗的背部与腹中线。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推荐
-
圆鳍鱼(Cyclopterus lumpus)
海洋 底中水层性; 海洋洄游的 ; 深度上下限 0 - 868 m , usually 50 - 150 m . 极; 80°N - 32°N, 95°W - 49°E
圆鳍鱼属(Cyclopterus) -
寄生鳗(Simenchelys parasitica)
海洋 深海底的; 深度上下限 136 - 2620 m , usually 500 - 1800 m . 深水域; 4°C - 9°C ; 44°N - 42°S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主要栖息于大陆斜坡与深渊区上层之深海底栖性鱼种,为栖息深度在400公尺以上之优势鱼种,本种具有咬食大鱼肌肉、死鱼,或无嵴椎动物之习性,不仅腐尸中有发现,在活体中也曾发现其存在,适合在4-7度的水温,在较寒冷地区之浅海即可发现。
寄生鳗属(Simenchelys) -
侏虹银汉鱼(Melanotaenia pygmaea)
淡水 底中水层性; 深度上下限 0 - 1 m. 热带; 14°S - 16°S
虹银汉鱼属(Melanotaenia) -
大棘帆鳍鲉(Ablabys macracanthus)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1 - 20 m . 热带; 25°N - 8°N, 92°E - 124°E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泻湖、礁沙混合区 栖息地多样化,包括浅滩区、 具有沙子、碎石与水草混合的亚潮带区、河口区、海草床区、礁石区等。 经常可以在海中看到一个非常扁长形的鱼在底部配合着海浪就像是树叶般的来回摆动。属于夜行性鱼。背鳍鳍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险生物。
(Ablabys) -
塞拉里昂长嘴鱲(Raiamas scarciensi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热带
长嘴鱲属(Raia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