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带虾鳉(Cynopoecilus melanotaenia)
别名:
学名: 黑带虾鳉(Cynopoecilus melanotaenia)
别名:
简介:
有模糊的斑点局限于鳍的背部部分了,否则尾部的斑点不存在; 雄鱼 18.6-22.6% SL 的胸鳍长度; 在身体上的纵列的斑点雄鱼灰白的金到呈绿色的金前面地与在后部地的浅蓝色; 在雄鱼中的腹鳍长度 6.8-8.3% SL, 母鱼的 6.4-7.5%; 在雄鱼的背鳍之下的在背面上的深褐色的不规则的标志, 雄性成鱼的头部背面轮廓些微地凹曲; 雄鱼红黑色的褐色的侧面身体斑纹; 尾鳍或雄鱼没有淡蓝色区域沿着鳍的后缘; 侧线的 11-14个眶上的神经瘤与 1-3个每鳞片神经瘤.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底中水层性; 非迁移的. 亚热带的; 18°C - 24°C推荐
-
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
淡水; 半咸淡水 底中水层性; pH range: 7.0 - ? ; dH range: 15 - ?; 深度上下限 0 - 10 m . 热带; 18°C - 22°C 纯淡水 初级淡水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流、湖泊及水库等水体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䱗属(Hemiculter) -
小眼半鲿(Hemibagrus microphthalmus)
淡水; 半咸淡水 居于水底的; 河川洄游 . 热带
半鲿属(Hemibagrus) -
中村氏六鳃鲨(Hexanchus nakamurai)
海洋 深海底的; 深度上下限 0 - 600 m , usually 90 - 600 m . 深水域; 49°N - 35°S, 99°W - 161°E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斜坡的近、外海底栖大型鲨类,一般栖息深度在90-600公尺附近,具日夜垂直分布,白天栖于底层,晚上至上层觅食。主要以小型硬骨鱼类、甲壳类及乌贼等为食。卵胎生,一胎可产下约13尾幼鲨,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43公分。
六鳃鲨属(Hexanchus) -
鳍斑猪齿鱼(Choerodon monostigma)
海洋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10 - 40 m . 热带
猪齿鱼属(Choerodon) -
格林斯氏脂鳚(Starksia greenfieldi)
海洋 底中水层性, usually 5 - 12 m .
耶律雅罗鱼属(Punt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