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线鲃(Enteromius sublineatus)
别名:下线魮,下線魮,Parmička mononská,Morsebarbi,Morsebarbe,Krokiri-ikpokpo,
学名: 下线鲃(Enteromius sublineatus)
别名:
下线魮,下線魮,Parmička mononská,Morsebarbi,Morsebarbe,Krokiri-ikpokpo,
简介:
些微中凸的背面轮廓。 不相等的触须.(前面的 - 达到在后部眼中的 1/2, 延伸至在后部的鳃盖) 侧线完整, 些微地在背鳍之下浸。 在中央的身体上的 3-4个斑点: 1) 侧线的第 7 鳞片; 2) 在垂直的之下最后背鳍鳍条; 3) 在肛门的之上; 4) 尾柄。 增补的斑点, 斑点的融合物形成纵向的条纹第一或第三个斑点,眼的结合。 背部的与胸鳍, 淡黄色的。 背鳍与臀鳍有 3个单一的鳍条。 颜色根据改变。 对起源的流域。 尼日尔河上游 - 3 延长了黑色的斑点约略汇合的在黑色的纵向条纹 esp 中。 在尾部的区域上。 在其他的流域, 4个斑点分得很开而且排列在中央的身体上。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底中水层性; pH range: 6.8 - 7.8; dH range: ? - 20; 河川洄游 . 热带; 22°C - 27°C推荐
-
艾氏刺鲀(Diodon eydouxii)
海洋; 深度上下限 1 - ? m . 热带; 31°N - 37°S, 50°W - 154°W 大洋、近海沿岸 大洋漂游性生活。群居性,以大型浮游动物及仔鱼为食。
二齿鲀属(Diodon) -
小鳞黑鱾(Girella leonina)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1 - 15 m . 亚热带的 礁区、近海沿岸 主要栖息于近、沿岸岩礁区,活动于中表层水域,约1-30公尺深处。日行性。属于杂食性鱼种,在冬季,近岸繁生的藻类是主食,其余季节则以中小型无嵴椎动物为食。11-12月为产卵期。
瓜子鱲属(Girella) -
怪头朴丽鱼(Haplochromis aelocephalu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深度上下限 ? - 13 m. 热带; 1°N - 2°S
朴丽鱼属(Haplochromis) -
科氏龟草鳗(Congriscus megastomus)
海洋; 深度上下限 0 - 275 m . 温带
龟拟鯙属(Thalassenchelys) -
红海马夫鱼(Heniochus intermedius)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3 - 50 m . 热带
立旗鲷属(Henioc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