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多鳍鱼(Polypterus retropinnis)
别名:後翼多鰭魚,后翼多鳍鱼,West African bichir,Vestafrikansk bikir,Moposse,Mopolu,Moonga,Monga,Mokuta,Bichir alimský,
学名: 后翼多鳍鱼(Polypterus retropinnis)
别名:
後翼多鰭魚,后翼多鳍鱼,West African bichir,Vestafrikansk bikir,Moposse,Mopolu,Moonga,Monga,Mokuta,Bichir alimský,
简介:
近圆柱形的身体. 颚大部份大约相同的长度, 上颌有时稍微长度超过下颌. Internostril 距离 14.3-18.0% 的头长. 前背的长度 55.7-63.2% 的 SL. 背部离鳍的数字: 7-9. 第一背鳍棘狭窄又 4.6-6.1% 的头长. 背鳍与尾鳍鳍条的数字: 13-16. 胸鳍不延伸到背鳍起点。 硬鳞: 56-58个侧线鳞片; 身体的周围 30-38个鳞片; 26-34个前背的鳞片, 40-46个腹鳍前的鳞片. 身体的背面是灰色或者褐色的, 与腹面分得很开, 是淡黄色的. 在背面两侧上的网状花纹有橄榄色的斑点; 也下颌有黑色的斑点, 区隔它和 Polypterus palmas. 在它的基底的胸鳍 , 黄色, 在末梢部的侧边上具有一个黑色的斑点。 其他的鳍有褐色斑点。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推荐
-
扁头哈那鲨(Notorynchus cepedianus)
海洋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0 - 570 m , usually ? - 80 m . 亚热带的; 56°N - 55°S, 131°W - 177°E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的近、外海底栖大型鲨类,一般栖息深度在80公尺附近,但最深可达570公尺,常出现在浅水域或内湾。主要以其它小型鲛类、小型硬骨鱼类、甲壳类及乌贼等为食。卵胎生,一胎可产下约82尾幼鲨,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45-53公分。
油夷鲨属(Notorynchus) -
苏门答腊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sumatranu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热带; 22°C - 26°C
小鲃属(Neolissochilus) -
龙江纹胸鮡(Glyptothorax longjiangensi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亚热带的
纹胸鮡属(Glyptothorax) -
华丽底虾鳉(Fundulopanchax mirabili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pH range: 6.0 - 6.5; dH range: 1 - 6. 热带; 22°C - 25°C
底虾鳉属(Fundulopanchax) -
斑泽丝鲇(Henonemus punctatus)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
泽丝鲇属(Henone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