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鯥(Neoscombrops pacificus)
别名:太平洋新鯥,Sirom-sirom,Bakemutsu,
学名: 太平洋新鯥(Neoscombrops pacificus)
别名:
太平洋新鯥,Sirom-sirom,Bakemutsu,
简介:
与在体型与颜色中的 scombropids 相似, 但是藉着它的背鳍及臀鳍鳍条数区别了, 而且没有像犬齿一样的牙齿在上颌的侧面侧边。 范围 40 公分TL。
图集:

生活习性:
海洋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60 - 500 m . 热带 深海、礁区、近海沿岸 栖息于岛屿与海洋山嵴的岩石斜坡区。推荐
-
吉氏溪鳢(Rhyacichthys guilberti)
海洋; 淡水; 半咸淡水 居于水底的; 非产卵性溯降河的 . 热带
溪鳢属(Rhyacichthys) -
副白斑普提鱼(Bodianus paraleucosticticus)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50 - 115 m .
狐鲷属(Bodianus) -
斑兔脂鲤(Leporinus maculatu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pH range: 6.0 - 7.2; dH range: ? - 10. 热带; 22°C - 26°C
喉脂鲤属(Leporinus) -
项鳞朴丽鱼(Haplochromis nuchisquamulatus)
淡水 底中水层性. 热带; 3°N - 3°S
朴丽鱼属(Haplochromis) -
暗色潜鲆(Syacium papillosum)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10 - 140 m , usually 10 - 90 m . 热带; 37°N - 33°S
潜鲆属(Syac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