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南丽鱼(Australoheros scitulus)
别名:
学名: 驼背南丽鱼(Australoheros scitulus)
别名:
简介:
侧面中央的斑纹突出的, 纵带比较不密集; 在背鳍、臀鳍 , 与尾鳍中的黑色斑点; 在鳃盖与前面的侧面鳞片上的深色的斑点。 与 C. facetum 和 C. tembe 藉着具有 8-9根臀鳍棘区分了 [vs.6-7(很少地 5 或 8), 5-7, 分别地],13-14个肛门的支鳍骨 (vs.12-13,11-12, 分别地), 典型地 17根背鳍棘 (vs.16), 与典型地在第一个角鳃骨上的 6个鳃耙.(vs.8,7-8, 分别地) 进一步与 区分了'C.' facetum 有 14个尾部的脊椎骨 (vs.13) 与从 'C'. 包括只有一个或没有椎骨的椎体的一个较短的尾柄的 tembe.(vs.3) 颌齿缺乏第二个尖头 (也在 tembe 中 vs. 出现在 facetum.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大洋性. 热带推荐
-
黑边单鳍鱼(Pempheris mangula)
海洋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 - 20 m . 热带
拟金眼鲷属(Pempheris) -
纽芬兰食莼鳚(Ulvaria subbifurcata)
海洋 底中水层性. 温带; 52°N - 41°N
食莼鳚属(Ulvaria) -
短鳍蓑鲉(Dendrochirus brachypterus)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2 - 80 m . 热带; 32°N - 32°S 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泻湖、礁沙混合区 主要栖息于沙泥底质且有海草覆盖的礁石平台或泻湖浅滩。成鱼时常发现于海绵间,而稚鱼有时候发现于小群鱼群中。夜行性。 以小型甲壳动物为食。背鳍鳍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险生物。
短鳍蓑鲉属(Dendrochirus) -
长须卷盔鲨(Cirrhigaleus barbifer)
海洋 深海底的; 深度上下限 140 - 650 m . 深水域; 36°N - 40°S, 120°E - 173°W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主要栖息于水深140-650 公尺大陆棚近底层水域,在纽西兰较常见。以底栖鱼类及无嵴椎动物为食。卵胎生,每产10子(每侧子宫有5子)。
卷盔鲨属(Cirrhigaleus) -
阿根廷扁鲨(Squatina argentina)
海洋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100 - 400 m . 亚热带的; 19°S - 53°S, 68°W - 38°W
扁鲨属(Squa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