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似骨鮡(Erethistoides sicula)
别名:
学名: 印度似骨鮡(Erethistoides sicula)
别名:
简介:
Erethistoides sicula 在有一个方面有别于 E. montana 和 E. pipri 较长的尾柄 (19.6-22.3% SL vs.14.4-18.4) 与较短的胸棘.(14.6-28.0% SL vs.30.7-32.1) 它进一步在鳃盖上在有一个方面有别于 E. montana 背面突出多骨的夹板用上颚紧邻在它的关节刻面后面 (vs. 夹板不存在; 图 2) 而且从 E. pipri 在有一个方面更细长的头部.(13.4-15.1% SL vs.16.4)
图集:

生活习性:
淡水 居于水底的. 热带推荐
-
乌面眶棘鲈(Scolopsis affinis)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3 - 60 m . 热带; 32°N - 21°S, 96°E - 166°E 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通常单独或数尾在礁岩地区或礁岩外缘之砂地上活动,游泳时以一游一停的方式前进,以礁岩或砂地上的小鱼、虾或软体动物为主食。
眶棘鲈属(Scolopsis) -
三带双锯鱼(Amphiprion tricinctus)
海洋 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深度上下限 3 - 40 m . 热带; 25°C - ?; 15°N - 0°N
双锯鱼属(Amphiprion) -
黑鳍白鲑(Coregonus nigripinnis)
淡水 居于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2 - 160 m. 温带; 51°N - 41°N
白鲑属(Coregonus) -
纽芬兰高鳍鲂(Pterycombus brama)
海洋; 深度上下限 25 - 400 m . 亚热带的; 67°N - 1°S, 98°W - 36°E
高鳍鲂属(Pterycombus) -
海新东洋鳂(Neoniphon marianus)
海洋 礁区鱼类; 深度上下限 1 - 70 m , usually 30 - 60 m . 热带; 27°N - 10°N, 85°W - 60°W
新东洋金鳞鱼属(Neoni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