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芋螺(鸡心螺)刺伤

芋螺又名鸡心螺,是腹足纲芋螺科动物的总称。全世界约有700种,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栖息于岩石、珊瑚礁、泥沙的海底和潮间带与潮下带浅水区。根据芋螺的猎物不同,可分为3类:①食虫芋螺,约占全部芋螺的70%左右,常见的有象牙芋螺、方斑芋螺;②食螺芋螺,常见的有织锦芋螺、黑芋螺等;③食鱼芋螺,种类较少,但毒性最强。可刺伤脊椎动物和人,导致中毒甚至致死。常见的有地纹芋螺、马兰芋螺、线纹芋螺等。

 芋螺又名鸡心螺,是腹足纲芋螺科动物的总称。全世界约有700种,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栖息于岩石、珊瑚礁、泥沙的海底和潮间带与潮下带浅水区。根据芋螺的猎物不同,可分为3类:①食虫芋螺,约占全部芋螺的70%左右,常见的有象牙芋螺、方斑芋螺;②食螺芋螺,常见的有织锦芋螺、黑芋螺等;③食鱼芋螺,种类较少,但毒性最强。可刺伤脊椎动物和人,导致中毒甚至致死。常见的有地纹芋螺、马兰芋螺、线纹芋螺等。

blob.png

      其中,毒性最强的是被誉为“杀手芋螺”的地纹芋螺。它们个体相对较大,壳口宽大,体长通常可达10cm,大者超过15cm,个体越大毒性越强。其贝壳大而坚固,呈筒状,体层具有赤褐色网纹,花纹清晰,并有2-3条深褐色横带。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南部及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海区一只“杀手芋螺”的毒素足以杀死10个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循环、呼吸衰竭。早在300年前,就有芋螺毒死采螺人的记录。


地纹芋螺



“杀手芋螺”


一、致伤原因


螺毒器位于背部,由毒管、毒囊和齿舌组成。芋螺毒液由毒管和毒囊内壁所分泌,齿舌以毒箭方式伤人。其毒素主要成分是一些多肽化合物,它们对不同离子通道和神经受体具有高度专一性,可引起神经肌肉麻痹


二、临床表现


blob.png


1.局部症状:伤口局部有麻木感,很快扩展至口、唇、舌及四肢末端,并可能有出血、疼痛等。

2.全身症状:芋螺刺伤中毒后5~30 min,相继出现精神紧张,肌肉无力、震颤、痉挛,恶心、呕吐、流泪、流涎、下咽困难、失声、反射消失、呼吸困难、复视或视力模糊,晕厥,昏迷,共济失调,全身肌肉麻痹,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误食:近年来也有因误食有毒芋螺或吃法不当引起全身中毒的病例,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障碍。发病急骤,潜伏期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开始唇舌和指尖麻木,然后出现深层肌肉麻痹、运动失调、平衡丧失等。严重中毒者由于呼吸障碍而死亡。



三、救治措施


blob.png

1.局部处理:刺伤部位立即用热水(40~50℃)冲洗或浸泡。严重的四肢刺伤患者,可应用“高压阻流技术”阻止毒素吸收。

blob.png


2.全身治疗:疼痛剧烈时注射吗啡或利多卡因(不加肾上腺素)。严重低血压及时应用盐酸纳络酮。必要时,给氧,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惊厥和烦躁不安者,用抗惊厥剂或镇静剂。脱水时,静脉补液或输血浆。早期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blob.png

3. 误食处理:误食有毒芋螺或吃法不当引起全身中毒的病例,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在活性炭或类似的吸附剂的帮助下,进行洗胃,伴有呼吸障碍者进行机械通气。


四、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芋螺危害性认识,提醒民众在海边不要捡拾芋头形状的海螺。

blob.png


如何处理芋螺(鸡心螺)刺伤 钓鱼杂谈 1w+ 0 5986
2020-11-18 来源:本站原创
精彩推荐